产品列表 / products
德国西克(施克)SICK安全锁定装置技术参数:
干式空气滤清器是通过一个干式滤芯,(如纸滤芯)将空气中的杂质分离出来的滤清器。轻型车(含轿车、微型车)所用的空气滤清器一般为单级。它的形状有扁圆或椭圆及平板式。过滤材料为滤纸或非织造布。滤芯端盖有金属或聚氨脂的,外壳材料为金属或塑料。在额定空气体积流量下,滤芯的原始滤清效率应不低于99.5%。重型车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它的空气滤清器必须是多数的。第一级为旋流式预滤器(如叶片环、旋流管等),用于滤除粗大颗粒杂质,过滤效率在80%以上,第二级细滤是微孔纸滤芯(一般称作主滤芯),其过滤效率达99.5%以上。主滤芯之后还有一个安全滤芯,其作用是在安装和更换主滤芯时,或在主滤芯偶然损坏时防止灰尘进入发动机。安全芯的材料多为非织造布,也有使用滤纸的。
湿式空气滤清器包括油浸式和油浴式两种。
油浸式是通过一个油浸过的滤芯,将空气中杂质分离出来,其滤芯材料有金属丝织物的,也有发泡材料。
油浴式是将吸进的含尘空气导入油池而被除去大部分灰尘,再在带油雾的空气向上流经一个由金属丝绕成的滤芯时作进一步过滤,油滴和被拦住的灰尘一起返回到油池。油浴式空气滤清器一般用于农业机构和船用动力。
空气滤清有惯性式、过滤式和油浴式3种方式:
①惯性式:由于杂质的密度较空气的密度大,当杂质随空气旋转或急转弯时,离心惯性力的作用能使杂质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②过滤式:引导空气流过金属滤网或滤纸等,将杂质阻挡并粘附在滤芯上。
③油浴式:在空气滤清器底部设有机油盘,利用气流急转冲击机油,将杂质分离并粘滞在机油中,而被激荡起的机油雾滴随气流流经滤芯,并粘附在滤芯上。空气流过滤芯时能进一步吸附杂质,从而达到滤清的目的。
净化空气的过滤装置。他们有以下区别:
1:机器(如内燃机和空压机)进气道将外界吸入的空气净化;
2:烟粉尘排放工厂及交通废气必须事先净化道大气的环保措施净化器;
3:净化厂房的空间须达高等级清洁级所使用的高效过滤装置。
他们之间从选材到试验以及技术指标要求没有一致性,各自的标准也不相同。
SICK安全锁定装置主要作用: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吸进大量的空气,如果空气不经过滤清,空气中悬浮的尘埃被吸入气缸中,就会加速活塞组及气缸的磨损。较大的颗粒进入活塞与气缸之间,会造成严重的"拉缸"现象,这在干燥多沙的工作环境中尤为严重。空气滤清器装在化油器或进气管的前方,起到滤除空气中灰尘、砂粒的作用,保证气缸中进入足量、清洁的空气。
在汽车的千千万万个零部件中,空气滤清器是一个极不起眼的部件,因为它不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技术性能,但在汽车的实际使用中,空气滤清器却对汽车(特别是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如果没有空气滤清器的过滤作用,发动机就会吸入大量含有尘埃、颗粒的空气,导致发动机气缸磨损严重;另一方面,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不给维护保养,空气滤清器的滤芯就会粘满空气中的灰尘,这不但使过滤能力下降,而且还会妨碍空气的流通,导致混合气过浓而使发动机工作不正常。因此,按期维护保养空气滤清器是至关重要的。
空气滤清器一般有纸质和油浴式两种。由于纸质滤清器具有滤清效率高、质量轻、成本低、维护方便等优点,已被广泛采用。纸质滤芯的滤清效率高达99.5%以上,油浴式滤清器的滤清效率在正常的情况下滤清效率为95-96%。轿车上广泛使用的空气滤清器是纸质滤清器,又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对干式滤芯来说,一旦浸入油液或水分,滤清阻力就会急剧增大,因此清洁时切忌接触水分或油液,否则必须更换新件。
在发动机运转时,进气是断续的,从而引起空气滤清器壳体内的空气振动,如果空气压力波动太大,有时会影响发动机的进气。此外,这时也将加大进气噪声。为了抑制进气噪声,可以加大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容积,有的还在其中布置了隔板,以减小谐振。
空气滤清器的滤芯分为干式滤芯和湿式滤芯两种。干式滤芯材料为滤纸或无纺布。为了增加空气通过面积,滤芯大都加工出许多细小的褶皱。当滤芯轻度污损时,可以使用压缩空气吹净,当滤芯污损严重时应当及时更换新芯。
湿式滤芯使用海棉状的聚氨脂类材料制造,装用时应滴加一些机油,用手揉匀,以便吸附空气中的异物。如果滤芯污损之后,可以用清洗油进行清洗,过分污损也应该更换新滤芯。
如果滤芯阻塞严重,将使进气阻力增加,发动机功率下降。同时由于空气阻力增加,也会增加吸进的汽油量,导致混合比过浓,从而使发动机运转状态变坏,增加燃料消耗,也容易产生积炭。平时应该养成经常检查空气滤清器滤芯的习惯。
SICK安全锁定装置操作方法:
1.自己动手清洗滤清器
打开前车盖,那里会有一个黑色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盒子。然后有一条大的通气管连接到节气门的就是。上面有的是螺丝,有的是压扣。很容易能打开取出的。一般清洁的话,都是把灰尘吹掉就可以了。如果太黑或者用久了就建议换了再安装,在安装空气滤清器时,也先将里面吹一下。
2.定期清洗空气滤清器或更换滤芯
汽车发动机是非常精密的机件,极小的杂质都会损伤发动机。因此,空气在进入气缸之前,必须先经过空气滤清器的细密的过滤,才能进入气缸。空气滤清器是发动机的守护神,空气滤清器状态的好坏关系着发动机的寿命。
空气滤清器
如果汽车行驶中使用过脏的空气滤清器,会使发动机进气不足,使燃油燃烧不完全,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动力下降、耗油量增加的现象发生。因此,汽车必须保持空气滤清器的清洁。
在一般道路情况下,汽车行驶7500-8000km必须对空气滤清器进行清洁维护。在砂尘程度较大的地区维护的间隔应相应缩短。
新型轿车上广泛使用干式空气滤清器,干式空气滤清器的滤芯是由经过树脂处理的微孔滤纸制成的,具有滤清效果好、维护方便等特点。因车型不同,其结构形状有所区别,但其维护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在对其进行维护时,应遵照汽车制造厂方规定(见表1)的使用里程进行。
作用
当暴冲争议频传之后, 自排档锁定装置顿时成为车商竞相配置的安全配备, 到底ASL是什么, 它与市面上加装的排档锁有何不同呢! 底下为各位来说明, ASL亦是配置于自动排档的装置, 所不同的是加装位置不同, ASL系设置于整个排档系统里面, 而自排档锁是外加于排档上, 另外当然功能也不相同, 排档锁是当车辆被偷时, 窃贼无法排档防止车辆被偷。而 ASL是防止车辆暴冲的防范措施, 此套系统可以在驾驶人在起动后, 必须在踩制动的情形下, 才能将档位由 P档或 N档排到 R档或 D档时, 以防止车辆在未踩制动的情形下, 直接排入前进或后退档位时, 有可能造成车辆突然行进而引起驾驶人慌张, 造成车毁甚至人亡的灾害。虽然没有 ASL的车辆, 会发生暴冲的机会仍然很低, 但是如能养成起动后排档前先踩制动的安全习惯, 那是再好不过了。政府为基于安全的考量也开始重视此一问题, 将规定自1999年开始所有的自排车辆都必须加装ASL装置。
传感器原理 | 频射式 | ||||||||
锁定原理 | 静态电流原理 | ||||||||
编码 | 单一编码型 | ||||||||
| |||||||||
| |||||||||
操纵力 | ≥ 10 N | ||||||||
保持力 | 20 N | ||||||||
解锁所需的力 | ≤ 20 N | ||||||||
操纵频率 | ≤ 0.5 Hz | ||||||||
靠近速度 | ≤ 20 m/min |
安全完整性等级 | SIL3 (IEC 61508) SILCL3 (EN 62061) |
类别 | 类别 4 (EN ISO 13849) 1) |
性能等级 | PL e (EN ISO 13849) 1) |
PFHD(每小时危险失效率) | 4.1 x 10-9 (EN ISO 13849) 1) |
TM(持续运行时间) | 20 年 (EN ISO 13849) |
结构型式 | 结构型式 4 (EN ISO 14119) |
激励元件的编码级次 | 高编码级 (EN ISO 14119) |
在错误情况下更安全 | 在关闭状态下至少有一个与安全相关的半导体输出端 (OSSD) 。 |
1) 适用于门位置监控(锁定监控)和锁定装置监控.
安全串联 | 通过 Flexi Loop(含诊断) |
连接类型 | 接头,M12,8 针 |
诊断显示 | ✔ |
状态显示 | ✔ |
防护等级 | III (IEC 61140) | ||||||
污染等级 | 3 (EN 60947-1) | ||||||
符合 cULus 的级联 | 等级 2 | ||||||
使用类别 | DC-13 (IEC 60947-5-1) | ||||||
额定工作电流(电压) | 150 mA (24 V DC) 1) | ||||||
额定绝缘电压 Ui | 50 V | ||||||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 Uimp | 500 V | ||||||
| |||||||
| |||||||
| |||||||
| |||||||
磁铁消耗功率 | 6 W | ||||||
磁铁接通时间 | 100 % | ||||||
响应时间 | ≤ 260 ms 2) | ||||||
通路时间 | 400 ms | ||||||
通电延迟 | 1 s | ||||||
差异时间 | ≤ 10 ms (EN IEC 60947-5-3) | ||||||
锁定原理 | 静态电流原理 |
1) 在感性负载下,必须用续流二极管保护输出.
2) 其他各个开关 5 ms.
重量 | 0.42 kg | ||||||||
| |||||||||
机械使用寿命 | 开关操作 1 x 106 |
外壳防护等级 | IP67 (EN 60529) IP69K |
工作环境温度 | –20 °C ... +55 °C |
抗振动 | 10 Hz ... 55 Hz (IEC 60068-2-6) |
抗冲击能力 | 30 g, 11 ms (EN 60068-2-27) |
电磁兼容性 | EN IEC 60947-5-3 |